【讀黨報 講鞍山變化】閱報欄
上世紀80年代初,我愛上文學,總愛寫點小稿件投給報社。投稿之后每天都要跑到街頭的閱報櫥窗前查看,盼著稿件能夠發表,因而對鞍山街頭的閱報欄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那時鞍山街頭的閱報欄也不少,站前郵局門前、各電影院門前、市圖書館一圈圍墻及個別單位圍墻等都是閱報的好去處。市圖書館墻外的閱報欄給我的印象特別深,不但報紙的品種多,更主要的是圍墻都是閱報櫥窗,而且品種齊全,為讀者提供了豐盛的精神食糧。
最讓我難忘的還是當時坐落在市府廣場北側鞍山日報社圍墻外的閱報欄,那時好多讀者每天大清早就趕到勝利路路邊這個閱報欄前,有推著自行車看報的,有拎著東西看報的,也有像我一樣專門趕來查看有沒有自己稿件發表的。
閱報櫥窗里有很多報紙,都是對開八版的大報?!度嗣袢請蟆贰豆饷魅請蟆贰哆|寧日報》等,但好多讀者還是喜歡看當時的《鞍山日報》。雖然版面不多,但本地新聞內容豐富,每版還有一個言論專欄,為寫作愛好者提供了發表習作的園地。
當時我在單位每天都能看到《鞍山日報》,但我就喜歡到閱報欄閱報,并養成了一種習慣。喜歡鞍山日報閱報欄有好多原因,因為報社櫥窗更新得特別及時,每天7點準時更新,只要你來到閱報欄前,就能看到散發著油墨芳香的當天報紙。每當看到自己的習作變成鉛字,就會站在閱報欄前久久不肯離去。
那時的《鞍山日報》每周出一期“千山”副刊,當時的文學青年非常多,能在千山副刊發表作品相當不容易。
記得1983年“六一”前夕,我的處女作小小說《目標》在《鞍山日報》千山副刊發表了,我真是欣喜若狂,在報社閱報欄前看了一遍又一遍,又跑到郵局買了幾份當天的《鞍山日報》留存。
轉眼1985年元旦,《鞍山日報》改版為對開大報,更激發了鞍山地區寫作者的熱情,我為《鞍山日報》撰寫的稿件也越來越多。
隨著時間的推移,到閱報欄看報的習慣一直沒變。有時看不到報紙,就專門趕到烈士山公園正門閱報欄去看?,F在我又發現二一九公園湖畔有個閱報欄,有時散步故意往那個地方走,雖然當天的報紙已經看過了,但在閱報欄看報更有親切感……
鞍山的閱報欄帶給我許多美好的回憶。如今在手機上就能看到一些媒體的微信公眾號以及鞍山云客戶端,新媒體發展迅速崛起,看報已經成為多元化的選擇,圖文消息、精彩視頻應有盡有,但我還是愿意去二一九公園湖邊的閱報欄去看看,因為那里有伴我成長的精神家園。
- 上一篇:十米候車亭 讓三五分鐘的等候變得有意義
- 下一篇:新一批港灣式公交站和候車亭“上線”